一、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
合同能源管理(EPC)是一种创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。节能服务公司(ESCO)与用能单位签订合同,ESCO负责提供资金、技术和设备,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系统进行改造升级,以实现节能目标。改造后,双方从节能效益中按约定比例分享收益,这期间用能单位无需承担前期的节能改造资金投入和技术风险,ESCO则依靠节能效益回收成本并获取利润,合同期满后,节能设备通常归用能单位所有,此后其可独享全部节能收益。
政策背景
为深入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,国务院发布了《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》和《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》,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(国家发改委令第15号)》,住建部制定了《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等文件,为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导,要求提高建筑设备和系统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建筑用能需求,大力促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
三、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
1. 用能单位:降低了节能改造的资金压力,无需一次性大额投资节能设备与技术;转移了节能技术风险,由专业的ESCO负责确保节能效果;在合同期内就可享受节能带来的成本降低,提升经济效益,且合同结束后能持续受益于节能设备。
2. 节能服务公司:拓展了业务市场,通过为众多用能单位实施节能项目获取收益;激发了技术创新动力,研发更高效节能技术与方案以提升竞争力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,促进节能减排事业发展。
四、涉及的技术与领域
1. 技术:涵盖高效照明(如LED照明)、智能控制(照明、空调等系统的智能调控)、高效电机与变频调速、余热余压利用、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等,这些技术从不同环节减少能源浪费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2. 应用领域:广泛应用于工业(如工厂的生产设备、照明、空调通风等系统节能)、商业(商场、酒店的照明、空调、电梯等能耗设备改造)、公共机构(政府办公楼、学校、医院的能源系统优化)、建筑(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)等领域,助力各行业降低能耗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